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两山理论”发源地,绿城落地好房子保障房联通模式
2024-12-05

1.jpg

安吉融园交付实景



2023年开始,住建部把“好房子”建设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好房子”的标准包括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等方面,这些标准也适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今年7月,中央再次提出要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


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推进高质量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新时期的新命题。住建部表示,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工程,是民心工程,更应该建成好房子。


那么,建设成“好房子”的保障性住房是什么样?在“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绿城率先打了个样,为保障房和“好房子”的联通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



绿城“好房子”落地安吉保障房


2.jpg

图片安吉融园交付实景


“这一点都不像保障房,就跟普通商品房一样,甚至比一些商品房还要好!”这是绿城安吉保障房项目融园一位业主的感叹。


3.jpg

图片安吉融园


从酒店式大堂入园,中央景观有序设置了室外会客厅、春知学堂、儿童游乐区、老年活动区;架空层营造了互动为主的剧本乐园、打球健身的原力觉醒、办公阅读的阅享空间、品茗对弈的墨香雅韵;地下室地坪采用金刚砂+固化剂地坪,耐磨、美观,在梅雨季节时降噪、防止车辆打滑;驱车进入地下室,汽车坡道顶棚设置了星空顶,提升归家体验……


4.jpg

图片安吉融园车库交付实景


这一系列高品质打造很难将融园与保障房联系在一起。也正因如此,融园作为已交付的项目,实现了零投诉、零纠纷。


在另一个在建的保障房项目春悦里,绿城更是按照品质商品房标准做出了景观实景示范区,这是绿城在安置房板块做出的首次尝试。


5.jpg

图片安吉春悦里实景


走进春悦里就像走进了一个个艺术场景,绿城集合了安吉属地“皮影戏”的非遗特色,以幕布、光源、剪影等元素营造了特色场景;在“确幸工坊”工艺样板区详细展示了工艺节点;彩绘样板间对墙体进行艺术绘画,提前还原生活场景,也给后续精装提供参考;公区样板间、智慧工地上的无人驾驶电梯、VR体验馆、宣传长廊、集中样板区……处处体现出“绿式工地”管理的严谨细致以及对委托方、对业主信任的全力回应。


过去,保障房一直被认为是保障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解决的是安居问题。但在当下,保障房无论从概念还是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都较以往有了进阶与新要求。


当前,保障房建设更多是要解决新市民的优居问题。


作为行业先行者,绿城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建设指导方向,董事会主席张亚东于2023年提出:绿城“好房子”要具备“高颜值、极贤惠、最聪明、放低碳、全周期、人健康”6大要素,致力于构筑新时代的理想家园。


6.jpg

这样的“好房子”标准也被绿城落位于保障房建设中。


安吉中心城区有机更新项目,是绿城和安吉县政府政企合作的第一个保障房“好房子”实践作品,同时也是首个采用绿城全过程代建的EPC模式项目。


7.jpg

图片安吉城更项目工地实景


在这个项目中,绿城充分发挥了上下游全链条优势,即由绿城管理集团牵头、绿城生活科技旗下绿城匠心设计、绿城建工施工、绿城供应链集采、绿城产业配套一体化模式,保证了项目从设计到落地全过程的高品质。


这种模式也得到了来自政府以及行业人士的认可。


8.jpg

近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高品质住房建设与创新运维服务现场经验交流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安吉站)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安吉召开。


11月26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高品质住房建设与创新运维服务现场经验交流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安吉站)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安吉召开。住建部保障司、中房协、浙江省住建厅、湖州市、安吉县、会议承办方绿城等单位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十余省市的保障房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近3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9.jpg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陈宜明


会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陈宜明表示,湖州市安吉县通过绿城中国全过程代建这种模式建设了高品质的保障房,形成了很好的做法和经验。


10.jpg

住建部保障司副司长潘伟


住建部保障司副司长潘伟认为,安吉县两个城市更新安置房项目,有力地满足了群众安置需求,切实发挥了住房保障作用,有效推动了城市更新工作。这两个项目由绿城代建,品质很高,也受到了群众的高度好评。


11.jpg

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陪同陈宜明参观安吉融园


陈宜明希望绿城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共性的东西,提出一个初步的代建模式,从制度上、法律上、管理上来维护这种新模式的健康发展,把总结出来的经验推向行业,带领行业很好的向前发展代建这个新的业态。



20年探索保障房建设

“轻重并举”助推稳健发展


实际上,绿城在保障房建设方面已有约20年历史。


故事起点要追溯到2005年的杭州。那时,杭州市江干区彭埠街道城中村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面对原住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政府找到了绿城,希望借助其专业能力,提升保障房的品质。绿城欣然接受了这一使命,从此,一颗依托品牌房企力量,提升保障房品质的种子悄然萌芽。


杭州云河家园、杭州湖头城花苑等项目,是绿城代建保障房的早期作品。这些项目不仅刷新了人们对安置房的认知,更让人们意识到,原来安置房的品质也可以不输商品房。绿城用匠心筑造,让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时间的推移,保障性住房的内涵也在不断变迁。从最初的经济适用房、棚改房,到如今的保障性租赁用房、配售型保障房、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等,绿城代建的保障房类型不断丰富,顺应着时代的变迁。


2010年以后,绿城在保障房营造中融入了商品房打造过程中广受赞誉的产品特征,如桂语系、柳岸系等,呈现出一批诸如海潮雅园、钱江世纪城安置房等“最美安置房”作品。这些项目不仅美观大方,更注重实用性和人性化设计,让原住民在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12.jpg

钱江世纪城项目


13.jpg

钱江世纪城项目全景


在衢州柯城九华乡,绿城为因泥石流导致家园损毁的居民打造了具有浙西传统乡村民居特征的安华家园项目。这个项目不仅让原住民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更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典范。


14.jpg

衢州九华乡安华家园


15.jpg

衢州九华乡项目全景


近年来,绿城还在保障房建设中积极探索新的产品类型,结合属地特征、原住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保障房项目。在杭州萧山梅林村,绿城通过综合环境整治和建筑提升,打造了美丽乡村的建设范本,实现了百姓、政府、社会和业的多方共赢。


亚运会媒体村则是绿城代建保障房的又一力作。在承办高规格的体育赛事之后,这个项目顺利切换为居住功能,陆续转化为保障性的租赁住房、人才公寓,为城市留住人才贡献力量。而浙江省首个共有产权房沁香公寓的盛大交付,更是成为了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标杆项目。


“在绿城的业务中,这个板块并不是一个盈利能力非常强的板块,有时也会反省,做这个事情的意义为何。但是,当房子交付后老百姓一个个都竖起大拇指,觉得我们为他们造的房子比商品房还要好,这种成就感是非常引以为傲的。”绿城管理浙北城市公司副总经理周子瑜表示。


从2005年涉足保障房开始,截至目前,绿城在保障房领域的业务承载量已经达到约8850万平方米,交付规模也达到了5650万平方米。


绿城保障房建设背后,彰显了其轻重并举的战略方针。


16.jpg


作为代建的龙头企业,绿城品牌和代建管理模式输出的主体,绿城管理不仅依靠自己的专业性和服务属性,让房产品质量更好,服务人民对好房子的需求,更在房地产从黄金时代迈向存量时代的背景下,凭借自身专业化、轻资产的商业模式,逐步成为新模式的引领者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人。


如今,绿城管理已成为政府代建、商业代建、资方代建三大代建主业并进的综合性企业。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表示,作为代建行业龙头,绿城管理自上市起就向大家承诺, 用开放的心态向全社会进行开源,“登山模型服务体系”等均为开源的实践。未来绿城和绿城管理不止于建设经验的分享,也愿意进行痛点和教训的分享,为行业、企业、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他认为:“发展是时间的函数,需要用发展中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行业遇到的问题,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进行成果创新。”


近年来,在轻重并举战略指引下,绿城也实现了稳健发展。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绿城实现销售额2467.2亿元,位列行业TOP3;不仅如此,绿城的财务状况较为稳健,拥有充足的现金流和较低的负债率,凭借于此,绿城获得了境内外金融机构的高度认可。


未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加剧,绿城方面也表示,将继续发挥其优势,坚持品质为先,不断创新和进取,为客户和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


Last Next

法律声明

Legal statement